20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出炉,看“北京服务”再升级

时间: 2025-08-27
分享:
字号: [打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全面及时掌握北京市在营商环境改革中涌现的典型做法,广泛推行各区、各部门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主动作为的创新举措,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5年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重点征集各区、各部门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破解发展堵点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持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

自2025年4月活动启动以来,共征集市区两级案例210个,经两轮评审共推选出20个改革创新案例

市场环境方面,升级北京市产业地图,发放北京市首个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共线生产许可证,制定出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应用标准。

法治环境方面,建立北京金融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机制,打造北京市首个综合性信用创新先导园区,建设北京市RCEP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政务服务方面,开展“四有”政务服务行动,推出“全城退税、一点通办”、消防验收和开业检协同办理等新服务,打造“免证”办事新模式。

投资贸易环境方面,率先实施非资金信托财产登记,破解境外来华人员的支付痛点,探索建立罕见病药品保税监管保障机制。

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方面,进一步扩展“一次认证、三地通用”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互认区域。

 

北京市2025年首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名单

(按部门排序)

微信图片_2025-08-27_163235_3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