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将至,敬老情浓。值此全国“敬老月”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为全面提升农村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遏制“养老投资”“以房养老”等新型非法集资活动向农村蔓延,10月21日,北京市打非办联合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广播电视台《蜜蜂计划》栏目,共同在通州区烧酒巷村举办“银龄金融安全课堂”专项宣教活动。本次活动以“守住养老钱 安心度重阳”为主题,创新运用情景模拟、防非口诀、现场咨询等互动形式,生动普及防非知识,切实增强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夯实农村地区养老金融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伊始,一场精心编排的防范非法集资情景剧在全场注目中拉开帷幕。剧目聚焦当前农村地区高发的两类涉老诈骗类型:一是虚构“养老投资”项目,不法分子以“投入10万月领2000养老金”等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老年人参与所谓理财投资;二是假借“以房养老”名义,通过层层套路骗取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或过户手续。演员通过精准演绎诈骗话术、老年人心理变化过程及可能面临的财产损失困境,生动再现了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法与严重危害,深刻揭露其欺骗本质,引发在场观众强烈共鸣。
随后,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结合农村老年人认知特点,现场教学“银龄防非口诀”,通过逐句解析口诀要义,将专业金融防骗知识转化为老年人听得懂、记得住的通俗表达,并组织全体村民跟读记忆,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老年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防范要点,识骗防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州区民警则结合本地区已查处的涉老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骗局的基本特征与演变手法。针对村民现场提出的“养老床位预订是否合规”“亲友推荐投资项目能否参与”等常见困惑,民警逐一解答,现场演示通过官方平台核实企业资质的具体方法,并反复提醒老年群众,凡涉及资金支出或财产处置事项,务必事先与子女沟通商量,如有疑问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银行工作人员咨询核实,不轻信、不盲从,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

本次深入通州区基层开展的养老防非宣教活动,聚焦当前农村老年群体金融知识薄弱、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通过精准化、场景化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了老年群众对新型非法集资骗局的辨别能力和抵御意识,为构建老年友好型金融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多位参与活动的老人表示,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演示和民警的真实案例讲解,他们进一步认清了涉老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与防范重点,今后将更加注重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牢牢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据统计,活动吸引了通州区烧酒巷村一百余名村民积极参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蜜蜂计划》栏目对活动进行了全程录制,并在后续节目和新媒体平台上陆续播出,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