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利贷新套路,此类诈骗要小心!

时间: 2020-06-24
分享:
字号: [打印]


  原标题:警惕!高利贷新套路,此类诈骗要小心!


  “百千万宣教工程”是北京市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打非办”)联合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和基层力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机制化、常态化、社区化的防范非法集资宣教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活动。


  案情简介

  近日,北京的一对夫妻收到“冠军钱柜”APP发来的可以查看贷款额度的广告信息,根据提示填入了身份证号、家庭地址等信息,没想到填完后却收到了贷款2010元的信息,而且扣除砍头息和高额手续费后,实际到账才1000多元。夫妻俩感觉到纳闷,明明只是想查看贷款额度,没要求贷款,为什么却贷了款呢?夫妻俩仔细一看,这笔贷款还要求4天之内还清,否则每逾期一小时就要收取300元的滞纳金。夫妻俩通过APP上留的电话和客服QQ联系贷款平台,却发现根本无人应答。


  二人为了息事宁人,便自认倒霉还上了这笔贷款。但让人意外的是,刚刚还完后又收到了一条贷款信息,这次贷款总额是4500多元,而且同样扣除了近一半的手续费,要求四天内还上,每逾期一小时将产生300元滞纳金。如果按这种套路不断累加,夫妻俩很快便会倾家荡产,二人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便立即报了警,删除了“冠军钱柜”APP。可没想到,各种骚扰随之而来,让夫妻俩不堪其扰。


  当前,警方已对此案展开调查。


  风险提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高利贷,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在刚刚通过的《民法典》中,再一次明确规定“禁止高利贷”,代表了国家对高利贷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的态度。


  通常,利用网络借贷平台实施“套路贷”常见犯罪手段如下:


  1.发布虚假贷款信息。不法分子往往以各种网络借贷平台的名义对外进行宣传,以“额度大、免审核、无抵押、免担保、低利率”等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借款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2.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在“借贷”过程中,不法分子不断通过签订协议、注册网贷平台账户、提供担保等理由非法获取受害人及受害人的特定关系人(亲属、朋友、同事等)的电话、照片、家庭住址、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3.恶意垒高债务。当受害人签订“借贷”协议后,不法分子便以高额“砍头息”、服务费、续期费、逾期费等名目不断恶意垒高债务,让受害人债台高筑。


  4.软硬兼施“索债”。当受害人无法偿还贷款时,不法分子便采取各种手段催债,“软暴力”催债也是当前“套路贷”的常用手段。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对受害人采取打电话或发短信进行辱骂、恐吓、PS淫秽图片、捏造犯罪事实、“呼死你”软件等方式进行骚扰,甚至连受害人的亲属、朋友、同事都不放过,以此逼迫受害人还款。有的不法分子还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其他手段向受害人或者受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北京市打非办提醒广大投资者,参与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时,一定要注意审查合同条款,如果合同中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一定不要盲目签订。


  非法集资线索举报途径


  1.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首都非法集资线索举报”小程序

  2.将非法集资线索发送至邮箱:bjsdfjb@163.com

  来源:北京市打非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