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宣教工程”进社区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开展

时间: 2020-11-17
分享:
字号: [打印]

  “百千万宣教工程”是北京市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打非办”)联合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和基层力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机制化、常态化、社区化的防范非法集资宣教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活动。


  为切实发挥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在非法集资全链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推进非法集资源头治理,维护我市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北京市打非办今年以“百千万宣教工程”为主题全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教工作,指导各成员单位、各区充分动员居委会、村委会、楼宇物业、网格员、驻村和扶贫干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志愿者力量,全力打造百余名打非宣讲师、千余名风险监督员、万余名网格宣传教员组成的宣教队伍,组织专业宣传力量下沉基层,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推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机制化、社区化、常态化开展。


“百千万宣教工程”进社区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开展


  11月13日,北京市打非办、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北京秉正中心在西城区长椿里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以“远离非法集资,让财富安全增值”为主题,为社区群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讲座。


  北京秉正中心的讲师国华蓉通过视频、讲座、调查问卷、群众分享真实案例等多种方式,从普及法律知识、宣传金融风险的双重角度,向社区群众讲解了非法集资相关罪名的认定标准、具体刑罚和区分方法,分析了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作案手段和防范技巧,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的养老、私募等热点问题,具体分析“以房养老”和“伪私募”两大典型案例,提示社区群众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的侵害。


  讲师提示参加活动的社区群众:“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大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和趋利避害的投资心理,做出各种诱人的虚假承诺,并采取‘饥饿营销’的方法制造项目火爆、抢手的假象,吸引投资者。这类案件受骗群众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承诺的高额利息、入股分红吸引,将自己的养老金甚至房产用于投资,殊不知当您看中高收益、高回报时,本金已经岌岌可危。”


“百千万宣教工程”进社区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开展


  活动上,北京市打非办、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赠送的《打击非法集资系列读本》和《打非防骗读本》让群众爱不释手。读本寓教于乐,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再现了非法集资典型案例的作案过程,让群众读起来趣味横生,加深了印象。社区书记芦珊表示,这类讲座能够让老年群众更加清楚地了解非法集资的套路,提高对高收益、高回报投资项目的警惕性,防止上当受骗发生悲剧,以后将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当前疫情防范仍然丝毫不容许放松,参加本次活动的20多名群众和相关工作人员全部戴好口罩,秩序井然。北京市打非办、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在后续的工作中,结合防疫抗疫、复工复产等形势特点,持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提高接受度,夯实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基础。


  来源:北京市打非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