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获批明显加快 外资机构跑步入场

时间: 2020-09-18
分享:
字号: [打印]

  原标题:牌照获批明显加快 外资机构跑步入场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愈迈愈快。近两年间,逾50多条金融业对外开放具体措施陆续发布,其中涉及资本市场行业开放的举措已全部落地生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全面取消。


  随着对外开放举措的渐次落地,外资金融机构正掀起一场抢滩中国资本市场的热潮。面对潜在的巨大市场和新的业务机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外资布局中国市场的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


  外资机构发力国内金融市场在为本土市场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有望重塑金融业竞争格局。业内人士表示,初期阶段,外资机构展业范围及规模均有限,“鲶鱼效应”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但长期来看,外资机构的商业模式、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等均会给本土机构带来启发并提升综合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推动开放步伐加快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也全面提速。2018年4月,证监会颁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同年11月,证监会核准瑞银集团提升所持有的瑞银证券股权比例,持股比例由24.99%增至51%,国内首家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由此诞生。今年6月,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金融领域取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落地生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8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已有多家外资机构控股境内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多家全球性资产管理机构有意设立外资全资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参与设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外资机构从金融角度进入中国的积极性是加大的,并不是撤离的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包括在CEPA10框架下、设立时外资股比即达到51%的四家券商在内,外资控股券商已增至12家。其中,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是外资股东通过提高持股比例实现控股;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和证券”)、星展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展证券”)则为新设立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


  与此同时,在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当下,公募基金和期货领域也迎来外资机构积极布局。今年6月18日,摩根大通期货正式获准将外方股东持股比例由49%增至100%,成为中国境内首家外资独资期货公司;8月21日,证监会核准设立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首家外资全资控股公募牌照花落贝莱德基金公司。


  外资机构积极抢滩布局


  在外资市场准入大幅放宽的背景下,外资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牌照以及设立合资券商的获批速度明显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领域好消息接踵而至。


  8月21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核准设立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复显示,贝莱德基金的股东为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事实上,除贝莱德基金公司以外,路博迈和富达国际两家资管巨头早前也已向证监会提交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目前仍处于补正通知阶段。有分析人士表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外资巨头拿到内地公募基金牌照。


  与此同时,外资控股券商队伍也迎来扩容。8月21日,证监会公告核准设立大和证券,其中株式会社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出资5.1亿元,持股比例51%,两家内资股东合计持股49%。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非大和证券首次踏足国内证券业,而是自2014年离场后,大和证券集团时隔六年再度重回中国内地。


  8月27日,证监会正式核准设立星展证券,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承销和保荐。其中,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出资7.65亿元,出资比例达51%。


  值得注意的是,51%的控股权对许多外资机构而言并非最终目的。摩根大通此前曾宣布,计划未来数年内,在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控股证券公司持股比例增加到100%。而这一计划在近日似乎也迎来进展。


  9月2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摩根大通证券20%股权,转让价格1.78亿元,除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外,其余四家股东均已放弃优先购买权。这也意味着摩根大通有望通过此次股权挂牌转让,进一步提升在控股证券公司中的出资比例。


  短期内行业竞争加剧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在按下“加速键”的同时,中国证券行业也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注册制全面推行,中国IPO体量将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水平持续提升,证券行业迎来增量业务机遇;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对证券公司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兴业证券表示,随着外资券商持续扩容,短期内可能会加剧行业竞争,但长期来看有望发挥“鲶鱼效应”,推动国内券商提升自身竞争力,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外资券商在产品研发、业务创新等方面为国内证券业注入活水,有助于加快本土证券业的改革创新速度,进一步完善业务链、优化收入结构。


  也有观点认为,合资券商自迈入国内市场以来便一直“水土不服”,“鲶鱼效应”是否真能产生作用目前尚无法判定。某大型券商经纪业务相关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外资控股券商劣势仍较为明显,其虽在投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在经纪业务入口环节与本土券商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如何把中国证券业做大做强,加快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互通,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表示,外资证券公司目前普遍处于在华展业的初期阶段,业务规模比较有限。在对外开放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优化业务准入与评价体系,避免规模导向、去除隐形门槛,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外资机构特色化精品化发展,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真正发挥作用,方能实现对外开放的初衷,对中国发展证券行业、建设高质量投资银行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张弛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