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险企交一季度成绩单,康养业务成新蛋糕?
在疫情冲击下,保险业线下业务开展受阻、资本市场波澜再起,各家保险企业会将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28日晚,新华保险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681.48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5亿元,同比增长37.7%。对于净利润增长的原因,新华保险称主要是投资收益的增加。
据统计,个险渠道一季度实现总保费收入384.5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65.92亿元,同比增长19.4%;短期险保费14.08亿元,同比增长23.5% 。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新华保险宣布启动了寿险与康养业务协同战略,并首次对外详细阐述康养产业的规划及最新发展情况。新华保险表示,其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的重点城市继续探索布局新的养老项目。
此前新华保险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确立了以寿险业务为主体、以财富管理和康养产业为两翼、以科技赋能为支撑的“1+2+1”战略。
随着康养服务业的兴起以及保险业服务链条的延伸,多家保险公司入局保险医养领域,包括中国人寿、泰康保险、中国太保、阳光人寿等大型险企。2019年以来,又有北京人寿、同方全球人寿、爱心人寿、招商仁和人寿、君康人寿等相继宣布加入医养产业战局。
此前,国寿股份、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已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2019年一季度,3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净利润“两降一增”,中国太保同比增长53.1%,国寿股份、中国平安分别同比下降34.4%、42.7%。
据媒体报道,2020年一季度,全国保险公司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002亿元,同比减少约170亿元,降幅14.44%,银保监会近日向保险业内通报了上述数据。
投资收益成了影响险企盈利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股市下跌、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影响较大,成为上市险企一季度净利增速下降的主因。
当前国际舆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复工、复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保险业发展也不例外,面临的不稳定的因素显著增加,业务发展承受巨大的压力。银保监会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披露了一组数字——
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是1.67万亿,同比仅增长了2.3%,增幅同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增幅同比下降了7.7个百分点,人身险增幅同比下降了15.23个百分点。健康险业务同比增长了21.5%。一季度保险赔付支出3019亿元。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认为,疫情冲击给保险业带来了一定挑战,也带来一些有利的因素。
从宏观环境来看,各项支持复工复产、扩大内需和经营消费、加快脱贫攻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时社会风险意识、群众保险意识将得到显著提高,对保险功能作用的认识将进一步加深,保险保障需求将持续增长,这是一个大趋势。”黄洪说。
记者:潘福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