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打造首都文化金融名片

时间: 2018-03-09
分享:
字号: [打印]

       在刚结束的被称为“史上竞争超激烈”的春节档上,一部原本被认为题材不太适合春节、且没有明星担当的影片上映21天票房已经突破31亿元,成功实现逆袭,这就是爱国主义军事大片《红海行动》。随着票房口碑的大爆发,人们的目光逐渐集中到投资方身上。北京银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总共为博纳影业提供1.8亿元贷款支持,保障了影片拍摄制作期间后顾无忧。

   

       与此同时,2月25日,北京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方,展现了一场8分钟的交接秀,惊艳世界。“北京8分钟”融入人工智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集中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表演中,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现场所有灯光的效果设计,北京华克昱福科贸有限公司负责冰上演出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北京银行分别为企业提供1000万元授信、600万元贷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时代发展的浪潮里,北京银行将自身“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市场定位与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用智慧与创新描绘文化金融的梦想蓝图。

   

       从首家将文化金融提升至企业战略定位,到首家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推出专属产品“创意贷”;从首家创新版权质押打包贷款模式,到首家探索推出普惠文创产品“文创普惠贷”,过去十几年来,作为银行业中最先提出“文化金融”服务理念的先行者,本着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及历史使命,北京银行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产品创新、模式优化、机制变革等方式,创造了诸多令人瞩目的行业第一。

   

       截至2017年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56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800余亿元,支持5000余户文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自有文化金融分类统计以来,市场份额始终位居北京市榜首,在中国银行业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见证并助力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光荣征程,是中国文化金融领域当之无愧的先行者、排头兵。

   

       2017年10月14日, 北京银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文创专营支行揭牌仪式暨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银行继创新推出“创意贷”品牌后,再次发力文化金融领域,成立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并结合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东城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分别揭牌大望路、雍和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创新发布业内首个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文化IP通”,由此掀开了北京银行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篇章。

   

       萌芽  小文章撬动大产业



       北京银行与文化金融的故事,要从12年前的一篇理论文章讲起。20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将是以体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金融洞察力和市场敏锐性,北京银行前瞻预见到,“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北京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学习、深入论证,北京银行率先向北京市委市政府递交《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课题。这篇刊发在《北京调研》2006年第10期上的理论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特点使融资面临诸多问题”、“借鉴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全方位构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三个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和论述。

   

       文中明确提出,为破解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难题,商业银行应当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品牌优势,深入研究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持续探索有效途径,从而建立起特色鲜明、健全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文章一经发表,便迅速引发各方关注,还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

   

       这是北京银行认识文化金融的起点,也是北京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开端。北京银行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领域率先迈出的第一步,迅速带动整个北京文化金融产业的大发展。文化金融产业从此蓝海启航,破浪前行。

   

       发展  小探索体现大担当

   

       2017年10月9日,迎接十九大献礼影片《十八洞村》首映礼在北京举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时隔四年,这部以反映精准扶贫为题材的影片,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出湖南湘西乡村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村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发人们对于如何脱贫和怎样才是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但很多观影人并不知道,近年来,多部正能量影视作品能够如约上映,金融贡献着至关重要的力量。北京银行,正是《十八洞村》《战狼2》《建军大业》《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热血尖兵》《红海行动》等影视作品的部分出品方、发行方共同的金融支持者。

   

       2008年5月,北京银行、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成功举行。北京银行以电视剧电影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打包贷款,用于拍摄《兵圣》《望族》《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华谊兄弟制作的14部电视剧。不只是华谊兄弟,如今市值已超150亿元的博纳影业,也在创业初期即与北京银行开展合作。不过,当时的博纳影业总资产不足百万元,这也是10余年前绝大多数文创企业共同的处境。彼时,大多数文创企业在贷款时,并没有足够的房产或其他抵押物,自然也少有金融机构愿意把钱借给他们。然而,北京银行朝外支行从博纳影业的作品中,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强劲律动和令人神往的“正能量”,于是,勇敢而又谨慎地回应了博纳影业的融资需求。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银行成功为博纳影业发放贷款,双方10余年的合作也由此展开。如今,北京银行对博纳影业的贷款已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增长到目前累计发放贷款超过8亿元,打造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优秀影片。

 

       知识“无”形,资本“有”价。北京银行以金融为桥梁,使“无形的知识”转化成“有形的价值”。2009年,北京银行进一步树立文化金融战略定位,并将“文化金融”写入全行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文化金融资源投入,开创了国内文创金融领域多项第一:

   

       创新特色产品。国内首家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推出“创意贷”文化创意金融系列产品;国内首家探索推出针对小微文创企业的标准化普惠产品——“文创普惠贷”,采取评分卡快速审批模式为企业提供5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支持;承销国内首只文化创意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创新专营机构。北京银行挂牌成立我国首家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特色机构,截至目前,已在北京地区及全国设立琉璃厂、中轴路、西单、月坛、朝外、大望路、北苑路、九龙山、朝阳北路、清华园、上地、北清路、互联网金融中心支行,以及南京华侨路和上海杨浦支行等15家文创特色支行。走进如今的北京银行朝外支行,便能看到由13部影视作品海报组成的“主题墙”,鲜明浓郁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扑面而来,令人恍若置身于电影院线。

 

       壮大  小银行引领大市场

   

       伴随着文化金融产业日臻成熟,伴随着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儒意欣欣、新丽传媒等一大批优质影视企业羽翼渐丰,多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相继问世,基金、担保、小贷、租赁等京城文创服务投融资体系也日臻完善,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加入其中,多点开花。金融资本蜂拥“拾柴”,让文创火焰越燃越旺。而作为支持文创产业的先行者,北京银行目前已成为我国文化金融领域标杆银行:

   

       文化金融支持领域最广。文化金融服务覆盖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出版发行和版权交易、设计创意、文艺演出、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广告和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等9大行业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共计10大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文创领域,同时也涵盖VR、新媒体等文化科技融合新兴领域,有力支持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服务小微文创客户最多。累计支持北京地区小微文创企业2000余户,占全行北京地区文化金融客户数的91%;支持客户中,金额最小的仅几万元,为同业中小微文创客户最多、占比最高、服务下沉力度最大的银行。

   

       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最大。在北京地区文化金融贷款金额从最初的几亿元增长到目前累计发放900亿元,余额近300亿元,十年内保持年均30%以上增速,余额实现十倍增长,自有文化金融分类统计以来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在第一届和第二届“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入围的120家企业中,近70%的企业都是由北京银行支持的。

   

       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时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的发言。他由衷讲道,“服务文化崛起、打造文化强国,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金融发展的历史机遇,更是金融报国的责任和梦想”,北京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支持文化产业的金融机构,通过专业化的产品方案、专营性的服务机构、专家型的金融团队”,“立志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做负责任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12年来,北京银行先后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文资办、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等文创主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北京市文投集团及下属文担、文租开展全面业务合作;与动漫游戏产业联盟、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协会组织搭建合作渠道、成为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参与行。

   

       从起步到领航,北京银行感知时代的脉搏,用创新和服务赢得社会关注与行业认可。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北京银行中关村创业大街小微支行时,高度赞扬北京银行为:“在区域银行中做得最好的一家银行”。

   

       展望  新起点拥抱大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北京明确提出包含“全国文化中心”在内的“四个中心”功能定位。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

   

       2017年7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在北京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为首都金融业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突破14%,这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产业领域的集中展现。“十三五”时期,北京市首次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市委书记蔡奇更是亲自挂帅“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

   

       站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首都文化金融又迎来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提出,该行将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宏伟蓝图,以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大文化带”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冬奥会筹办、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文化投融资体系完善等具体任务,加快文化金融战略定位、组织架构、金融方案、业务模式、产品体系、服务质效的全方位升级,以“升级版”的金融供给,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