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仍然是6.5%左右,与2017年的表述相同。外界有所质疑,因为从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来看,2018年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速是否难持续?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方式来保障?
在3月6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劲,为保障高质量发展,今年发改委也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从五方面着力。
6.5%的目标符合预期与需求
错综、严峻、复杂,在形容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时,何立峰用了这样三个词。他表示,2017年,“黑天鹅”事件不断,“灰犀牛”事件也有,但我们依旧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一项一项抓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何立峰给大家细算了一簿“年终账”——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7万亿元人民币,约12.2多万亿美元,依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6.9%的增长幅度,增量达到了8.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27万亿美元,相当于人均GDP增量达到900美元左右。他笑谈:“遥想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来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我们现在一年人均经济增长就达到了900美元。”
中国的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经济有活力、有潜力、有后劲、有韧劲。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何立峰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将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6.5%左右,符合实际,也符合需求,经过努力也可以实现。
目前来看,2018年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因素呢?何立峰指出,消费方面,随着今年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还会接近甚至超过60%;投资方面,发改委正在抓紧出台和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实体经济投资,从现在经济活跃度和其他方面指标综合分析,今年各方面补短板的投资,包括民营企业、社会资本投资还会加大力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外贸进出口方面,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到世界经济当中,只要世界经济能够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也可以保持稳定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8%到9%左右。
将重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
除了在增速上保持较高水平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着重阐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何立峰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工作专班进行深入研究,初步考虑,要按照新发展理念,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初步构想是按照新发展理念,在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在航天、深海、高铁等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下更大力气,运用高技术带动更多传统企业发展。“现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主要在供给侧,我们要通过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推动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形成新的发展动能。”他指出。
第二,在协调发展方面,要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在绿色发展方面,实施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不仅要按照环保要求减少污染排放,也包括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另外,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城市垃圾分类等措施,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出行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第四,在开放发展方面,进一步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降低准入门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吸引更多资本,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管理方式,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
第五,推动共享发展,形成工作合力,让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不断提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