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11
6月10日,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一行两会一局”负责人齐聚于论坛,且金句频出。
易纲:预计今年我国CPI平均涨幅在2%以下
货币政策走势最新定调:坚持稳字当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论坛共同轮值主席易纲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谈及人民币汇率,易纲表示,要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促进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信贷政策强调: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易纲表示,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两大结构性方面。一是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二是坚持发展普惠金融。
“人民银行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等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易纲表示,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
易纲表示,要激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防范气候变化风险。人民银行已开展金融机构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并持续监测评估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易纲表示,目前普惠小微贷款已支持36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们将继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部门政策合力,引导银行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今年全年我国CPI走势前低后高
针对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易纲表示,今年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对通胀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存在着巨大分歧。我国去年疫情期间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需求比较平稳,有利于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今年以来我国PPI涨幅较高,一定程度上与去年PPI负增长形成的低基数有关,所以可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PPI变化。
易纲说,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今年全年我国CPI走势前低后高,平均涨幅预计在2%以下。
我国GDP增速将接近于潜在增长率水平
对于GDP增速,易纲表示,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总量基数越来越大,同时受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会有一定的下滑。人口结构变化会对经济供给和需求两侧产生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以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可持续增长要主要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去年以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如果从去年和今年两年平均来看,我们预测我国GDP增速将接近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易纲说。
易会满:“IPO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两年前科创板正式开板。从目前的情况看,改革整体效果较好,符合预期。
科创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
一是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282家,总市值近4.1万亿元。科创板IPO融资3615亿元,超过同期A股IPO融资总额的四成。2020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为9%,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总数的比重平均为28.6%,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04项,均高于其他板块。科创板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
二是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作为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是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两年来,科创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水平与其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从换手率看,今年前5个月,科创板日均整体换手率为2.56%,高于同期主板、创业板换手率水平。从定价效率看,科创板放宽了涨跌幅限制,优化了融资融券安排,市场博弈更为充分,与此同时,“炒新”现象明显减少。
易会满表示,改革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科创板走向成熟必然要经历的,我们要坚定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今年前5个月IPO公司196家
针对有观点认为IPO发行有所收紧。易会满表示,IPO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在发行节奏上,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承受力、流动性环境以及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积极创造符合市场预期的新股发行生态。
易会满指出,从数据看,近三年IPO数量均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5个月,IPO公司196家,合计融资超过15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和37%。应该说,IPO继续保持了常态化发行,而且增速还不慢。为什么一些市场主体会有收紧的感觉呢?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落实新证券法的要求,对中介机构的责任压得更实了;二是加强股东信息披露监管,明确了穿透核查等相关要求;三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完善了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强化了综合研判。这么做的考虑,主要是为全市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也是处理好注册制改革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有利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秩序。
谈及如何看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问题,易会满表示,选择合适的上市地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一些企业愿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愿意回归,有来有去是一种正常现象,证监会总体都持支持态度。
郭树清: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0年以来,为应对百年一遇的疫情大流行,发达国家纷纷推出超级经济刺激计划,在财政猛烈扩张的同时,货币政策达到前所未有的宽松程度,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扩张将近一倍,欧央行扩张一多半,日本银行扩张超过四分之一,这些超常规举措,短期内确实起到了稳定市场,稳定人心的作用,但是相伴而来的负面效应,则需要全世界各国来共同承担。
郭树清表示,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就当前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反弹。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预计将有一定比例最终劣变为不良。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倾向严重,相当数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偿债压力很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债务违约比例上升,加剧了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必须督促银行机构做实资产分类,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确保能够更快更多地处置不良资产。
第二,严密防范影子银行死灰复燃。要防止金融机构再次通过交叉性金融产品无序加杠杆,对各种“类信贷”新花样必须遏制在初期阶段。要认真落实资管新规,确保存量资管产品整治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坚决整治各类非法公开发行证券行为。金融市场目前仍然存在大量名为“私募”实为“公募”的各类产品。一旦发现“假私募、真公募”,应依法予以严惩,并按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或虚假披露追究发行人等相关方的法律责任。
第四,切实防范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受不可控制甚至不可预测的多种因素影响,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很大,对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无异于变相赌博,损失的结果早已注定。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第五,时刻警惕各种变换花样的“庞氏骗局”。当下,各种以高息回报为诱饵,打着所谓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旗号的骗局层出不穷,其实质都是击鼓传花式的非法集资活动。大家一定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自觉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远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潘功胜:“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论坛上表示,外汇市场中,市场主体应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潘功胜表示,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里,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对企业尤其是国际业务较为活跃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不断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企业外汇衍生品套保比率达到两成多,比去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不过提高空间仍然较大。
潘功胜强调,降低企业汇率风险,需要企业、银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从企业财务稳健的角度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应坚持服务主业和“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审慎安排资产负债货币结构,避免外汇风险管理的“顺周期”和“裸奔”行为,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