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工作动态

中行发布《2020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二季度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或有反弹

时间: 2020-04-01

分享:
字号: [打印]

 

  原标题:中行发布《2020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二季度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或有反弹


  3月30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20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银行业在2019年表现出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盈利增速趋于下降,风险缓释能力仍将保持稳定。


  针对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中行课题组专家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应关注重点行业、特定客户的不良风险,强化资产质量管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机遇,创新“非接触式”业务模式,多渠道拓展收入来源。


  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报告》分析认为,中小城商行、农商行资产质量相对较差,风险抵补能力较弱。受疫情影响,其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将受较大影响。此外,中小银行业务创新能力较弱,信贷投放规模明显不及大型银行,较难及时通过线上服务削弱疫情影响。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疫情的发生催化了银行数字化进程。数字化、线上化是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达1637.84亿笔,交易金额1657.75万亿元;手机银行交易笔数达1214.51亿笔,交易金额335.63万亿元,同比增长38.88%;全行业离柜率为89.77%。


  疫情发生以来,监管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银行进一步提升线上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及可得性,借助金融科技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部分商业银行通过线上一站式金融服务及在线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满足金融需求;通过设计并发行相关理财产品,上线人工智能在线客服,提供远程医生问诊服务,参与政务民生服务等,形成合作开放、场景融合的新生态。


  “业务流程线上化背后,是管理的体系化、组织的敏捷化,是基于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化银行,有望进一步催化商业银行数字化进程。”中行研究院课题组专家分析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服务“非接触式”模式的试水与应用加快推进,是对银行数字化能力的考验,公司业务、零售业务、中后台管理等均将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催生“非接触式”服务模式转型变革的十大趋势。


  二季度净利润增速或略有反弹


  参照“非典”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报告》课题组专家分析认为,2020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经营将体现三大特点,即资产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净利润增速或将有所下行;不良贷款率小幅上升,风险抵补能力继续维持稳定。


  “考虑到一季度信贷需求受到压制,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部分企业可能会‘赶工’弥补一季度损失,二季度信贷需求或将明显反弹。外加货币政策维持稳健,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报告》预计,二季度商业银行资产增速有所加快,贷款占比有望进一步上升。


  从盈利增速看,由于疫情限制了居民外出消费需求,银行线下业务收入将受到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业整体息差水平。《报告》称,整体看,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将受到中间业务收入下降拖累出现放缓,估计在9.2%左右。


  不过,课题组专家认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商业银行一季度出现大幅下降的支付结算类业务量将逐步得到恢复,更多线上、线下交易需求将重新启动,企业和居民其他各类金融需求也将同步回暖,中间业务收入将有所提升,这有利于二季度后净利润增速的提升。考虑到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将更多依赖信贷投放,估计二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将略有反弹。


  风险缓释能力仍将保持稳定


  《报告》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小幅升至1.88%左右,拨备覆盖率185%左右。


  不过,课题组专家同时指出,由于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伴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消费的逐步回暖,二季度经济运行将逐步回归正轨,社会信用风险将趋于下行。同时,考虑到商业银行不良核销节奏通常逐季加快,且监管部门近期提出鼓励金融机构自主核销部分不良,这有助于控制2020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涨,稳定资产质量。


  此外,监管部门将继续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渠道补充资本,加强拨备力度,强化损失吸收能力。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将维持稳健。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中行专家建议,商业银行应清理存量,控制增量,稳定不良贷款率。一是利用内外部条件,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情况下做好不良核销;二是积极采用包括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以及处置资产包等方式清理存量不良;三是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强化贷款业务全链条管理,控制新增不良。


  同时,关注重点行业,区分客户类型,采取针对性服务。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信贷投放节奏。对于经营正常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可采用无还本续贷、债务重组和适度减免利息等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控制不良风险。针对已经出现风险且大概率无法按期还款的企业,提前计提风险准备。加大与同业和非银机构合作力度,采用联合贷款、信用保险、联合担保等方式分散分险,稳定资产质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